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资源专栏 -> 专题信息 -> 文化聚焦 -> 正文

被“玩坏”的国潮文创,只是同质化吗

时间:2024-09-13

来源:光明网 作者:龙之朱 2024.5.11

文创产品上流转着千年国画的韵味,奶茶点心里藏着古典名著的情怀,马面裙、新中式简约不失时尚……近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被“国潮”席卷。但也有声音认为,当下国潮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产品不是雪糕、冰棍,就是冰箱贴、明信片,此外,还有包装过度、浮于表面等问题。

在经历了多年求新求异的追逐后,人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物件、图样、造型、风格等等,每每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经由现代技术、工业设计等等重新嫁接、塑造,打造成为国潮产品而备受青睐。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文旅的勃兴,国潮在文创领域的表现十分抢眼。当穿着唐仕女装的游客行走在洛阳老城;当注水入杯,就能看见杯壁渐渐显现千里江山图;当在扬州博物馆,亲手在扇面上绘制图案制作扎染漆扇……这一刻,确实会体验到穿越时间、静观文化的快乐。

当传统与现代交织,当古风遇上潮流,人们自然会感受到“不一样”。既能享受现代工艺之精致,又能体验传统文化之熏染,这实际上也是国潮文创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深层原因。

然而,或许问题恰恰就出在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上。国潮文创的核心在“文”与“创”,“文”即有文化、有想法,“创”即有创新、有创造。传统的元素当然要进来,但不是简单的叠加、拼贴、涂抹,而应该是渗透、浸润、融合。

尝试勾勒一下,国潮文创产品应该做到似旧而实新,貌拙而实巧,有古意但却是一个现代的物件。也就是说,传统与现代是一种相互植入的关系,而非简单、机械的贴标签。

反观现在一些地方的做法,确实让人沮丧。毕竟,一支文物雪糕不能吃个没完,而冰箱贴、明信片、老地图、古装等等,乍看还好,总是这些,未免审美疲劳。创新当然很难,但这并不是敷衍消费者的理由。不然,凭什么吸引游客、刺激消费?

国潮文创的这种尴尬境地,与时下各地纷纷兴建起来的古镇,颇有相似之处。千篇一律,干巴乏味,原本好端端的“国潮”,成为被调侃奚落的“国抄”。尽管当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其实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但依然令人遗憾。

当前之计,仍不妨从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入手。比如,多一些耐心和沉淀,多一些体察和融入,既然要转化传统文化资源,就要深入其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然后才有可能从中提炼出堪称精华的元素,并与现代技术、工艺完美嫁接。

这中间,耐心、热爱是一方面,但更要注入想象力。用优秀传统文化给现代技艺插上想象的翅膀、提供想象的空间,并兼顾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诉求。

当然,之所以强调耐心,更多指向的,仍是当下国潮文创中涌动的急功近利倾向。要么产品做得不怎么样,价格倒是先飙起来了,“国潮”成为了涨价的借口;要么胡乱嫁接,制造耸人听闻的噱头,前两年有产品为了贴上“国潮”标签,竟然让痔疮膏与口红搞起“跨界联名”。

而从监管层面看,则不妨做好规制方面的工作,要在版权保护等方面下些功夫,保护好原创设计,激发创新动力;再就是要稳抓产品质量,建立规范市场体系,对于那些冒犯者也要加大惩处力度。

说到底,国潮文创要想行之久远,就要深耕文化内涵,接受市场考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龙之朱)

上一条:我国三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下一条:文化新观察丨走,到县城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