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活动信息 -> 讲座 -> 正文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人的大同理想

时间:2021-01-22

讲座题目: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人的大同理想

主 讲 人:方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协办单位:中山商报

时 间: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晚8点

地 点: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三楼综艺厅

主讲人介绍:

方铭,甘肃省庆阳市人。北京大学毕业,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文学与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代会长,《中国楚辞学》主编。主要著作有《战国文学史》、《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战国文学史论》、《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秦汉吏治监察举劾知见录》(韩国)、《人天眼目(释译)》(台湾)、《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中国儒学文化大观》、《诗骚分类选讲》、《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讲座提要: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孔子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大同社会,社会按照天赋平等的原则行事。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成为后代中国社会追求善、追求公平的仁人志士的价值标杆和终极追求。孔子欲由乱世而至小康,再由小康而至大同,是一种科学的符合人类内心诉求,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发展理想。康有为正是清楚地体会到了孔子的用心,而认为专制主义必将走向立宪政治,最后走向共和政治,实现人类真正的平等、博爱、独立。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更是把“天下为公”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大同社会理想,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都扮演着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的角色。本次讲座主要以孔子为中心,探讨自孔子至近代,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社会政治理想中的大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公益讲座,免费参加,请提前10分钟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