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赵立彬(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题目: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共和革命与新中国理想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协办单位:中山商报
时间:2011年10月29日晚上8点
地点: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三楼综艺厅
主讲人介绍:
赵立彬,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孙中山基金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辛亥革命史。著有《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全盘西化思潮研究》、《学识渊博的优秀教育家——陈序经》,主编《关于珠海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乡土口述史料》(第一主编)、《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第二主编),发表《“论”与“派”:文化论战中的全盘西化思潮》、《辛亥革命前后的欧化思潮》、《革命话语与家国观念——孙中山撰写的两篇〈族谱〉序言述论》、《文化问题与“文化学”建构的本土需求》等论文。中山大学历史系国家精品课程“中国近代史”主讲教师之一。开设《中国近代思想史》、《辛亥革命史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研究》等课程。
讲座内容提要:
“辛亥革命”与“新中国”有一个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脉络。20世纪初,“新中国”的理想在各种政论、言谈和文学作品中,已经蔚为大观。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的“新中国”理想,对于共和革命的发动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辛亥革命是“新中国”理想的第一次革命性实践,开启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新时代,并赋予其以新的历史内容和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在此历史潮流中发生、发展。由辛亥革命而派生的各种“新中国”理想的支脉,也在革命洪流中最终汇合,使近代以来的“新中国”由理想终成现实。
推荐图书: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
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
公益讲座,免费参加,请提前10分钟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