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活动信息 -> 讲座 -> 正文

人际关系视角中的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分析(第412期)

时间:2021-01-22

讲座题目:人际关系视角中的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分析(第412期)

主 讲 人:汪明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协办单位:中山商报

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时 间: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晚8点

地 点: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演艺厅(东区竹苑文竹街3号即竹苑壹加壹商场侧直入100米)

主讲人介绍:

汪明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犯罪学、刑法学、刑事政策学。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代表性著作有:《公众参与型刑事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社会资本与刑事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热点刑事案件理论解读——刑法规范之外的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犯罪生成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严打”的理性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讲座提要:

近些年来,随着反腐败日趋深入,腐败犯罪呈现出一个共性特征,即窝案现象突出。反腐实践表明,上至省部级高官,小到普通科级职员,只要有一个在某地某领域有职有权的腐败分子东窗事发,大都会因为“拔出萝卜带出泥”,被揪出一窝。

从人际关系角度解释当前腐败犯罪窝案现象意义重大。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之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使得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本土化特征,这些特征在当前的政治生活中依然发生着作用,已经成为引发腐败犯罪窝案的重要社会因素。官场内生腐败论和腐败铁三角论是学界关于腐败犯罪窝案生成机制的解释理论。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可以发现其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权力监督难以发挥作用;二是犯罪暗数高。相应地,应该采取两方面措施预防腐败犯罪窝案的发生:一是借助网络平台、鼓励民众反腐;二是增加刑罚的严厉性、提高腐败犯罪成本。

公益讲座,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