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探讨当代诗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中国诗歌学会、省文明办、中山市委宣传部6月30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共同举行诗集《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首发式暨“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座谈会。由中国诗歌学会、省文明办和市委宣传部主编,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诗集收入“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八位诗人创作的近110首抗震题材诗歌。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部由诗人志愿者在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撰写的诗歌集子。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等出席了首发式,并将1000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负责人,请他转赠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汶川县委宣传部。随后,与会的省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局、省作家协会、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南方日报有关负责人和部分诗评家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诗是时代的号角,诗是人民的心声。在抗震救灾中,中国诗人没有缺席。5月21日至29日,参加由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山市诗歌学会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活动的祁人、马丁林、洪烛、王明韵、周占林、龙威、曾祥书、潇潇等8位诗人,先后深入都江堰、汶川、绵阳,对四川灾区进行实地采访并现场创作。在灾区的7天8夜,他们曾面临余震的死亡威胁,还要躲避山上流石的追击;既当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搬运物资等,还自掏腰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送给灾区的孩子,并利用晚上的时间含着泪创作。 顾作义在诗集首发式上充分肯定了广东出版界和文化艺术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贡献,尤其是诗人表现出的担当精神。他希望全省的文艺工作者向这些诗人学习,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在随后举行的“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座谈会上,各诗评家争相发言。他们都认为,诗人在危难的时刻更要显示出自身的价值,要以优秀的作品来激励国人,唤起希望。祁人说,在灾区采访时,诗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已经淡化了,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是战斗者,就是战士”。 丘树宏说,“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是唯一的一个由中央和地方合作的志愿者队伍,同时也是国家文学组织与基层文学组织联动的一个活动。他指出,在大灾难面前,中山除了给灾区物质上的援助外,文化援助也是个重要的方面,而这也是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体现了中山人的博爱、慈善精神和开放、兼容的文化。今后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安排更多的重要文化活动,将文化名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来源于: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