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馆情动态 -> 正文

农村文化室逐渐成为农村文化培育、挖掘和展示平台

时间:2008-07-15

明年实现文化室全市覆盖 目前,全市已建好或正在建设的农村文化室已达170个,将提前完成今年143个的建设任务 “全市农村文化室建设自2006年底启动以来,目前全市已建好或正在建设的农村文化室已达170个,2009年将实现全市27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文化室。”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李正思介绍。 作为2007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文化工程,包含了许多项目,而农村文化室正是其中一项。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构建以农村文化室为重要阵地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我市文化工作实施重心下移,2006年全市24个镇区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站标准。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精神,2006年底,市文化部门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室先行点建设。经过半年的建设,2007年5月,全市首批十个文化室先行点建设通过达标验收。建成后的农村文化室做到了“六有”,即有6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阅览室,8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三支以上业余文体队伍,10米以上的主体橱窗,还有室外演出场地及健全的管理队伍和制度。 李正思介绍,随着全市农村文化室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市文化部门已经着手文化室今后的管理和运作。市文化部门已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建好后的文化室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村娃和城里娃一样精彩的暑期 农村文化室成了农村群众重要的精神家园 暑假到了,三乡桥头村文化室里,今年下半年就要升小学六年级的郑剑锋正端坐在电脑前练习着打字。从打字的手势上看,他已经能很熟练地操作电脑键盘了。 “暑假里,除了帮爸妈做做家务活,我打算在文化室里把打字练好和看自己喜欢的书。”家里没有电脑的郑剑锋一边打字一边说着自己的暑假安排。和郑剑锋一起在玩电脑的7个孩子,他们都是10来岁。在旁边的图书阅览室里,记者见到了更多的小朋友,他们或独自在看书,或由家长陪着。他们都是村里的孩子,从各自家里走到文化室只要几分钟。 据负责管理文化室的村团支部书记郑志勇说,暑假到了,文化室成了这些小朋友假期里的好去处。每天早上当他前去开门时,文化室门口早就有一群小朋友在等候了。一进文化室,小朋友们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玩电脑,或看书,或打乒乓球…… 利用村里旧祠堂建起来的桥头村文化室于2007年5月建成,分电脑室、图书阅览室、曲艺社、健身广场、宣传橱窗等,面积有600多平方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炳照说,现在文化室有专人负责管理,每年村里都安排了3万多元维护经费,做到了天天对村民开放。充分利用文化室活动场地,村里还特地请来了两位退休老师为小朋友补习功课。 村里有了文化室,不仅乐了小朋友,年长的村民同样开心。桥头村的容燕芬喜欢唱粤曲,是村里曲艺社的副社长。她说,文化室建好后,曲艺社的活动更频繁,而且更有规律,现在星期一、三、五、六4个晚上是曲艺社固定的排练时间;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室,丰富了村民的生活,邻里麻将声都很难听见了。 记者手记 一个平台和一种文化 由于历史、现实、资源、人才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城乡差别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农村文化室,直接动因是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从深层次而言,这是市委、市政府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举措。 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构成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不可否定,受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影响,一直以来农村都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这种弱势越发明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构建以农村文化室为重要阵地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而在农村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已敏锐地看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这种短板现象。 去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任务,并且明确了文化名城不分城乡,是全市24个镇区的文化名城。今年,市委又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文化名城上的魄力和决心。建设文化名城需要城乡文化的齐头并进,缺少任何一部分,文化名城都是有缺陷的。 可以说,丰富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是农村文化室的一种功能。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平台,农村文化室的功能远不止这些。从更深层面来看,它已承担起了农村文化氛围的营造、农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培育及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提高的重任,进而关系到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的形成。 核心提示 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内容之一,农村文化室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成为了农村文化培育、挖掘和展示的一个平台,文化名城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文化室为村民休闲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已在村委会工作了好几年的窈窕小区文化室管理员李杰雄说,“其实很多村民都明白,打麻将不好,但很无奈,因为以前每当他们闲暇时却找不到一个适当休闲场地。”他介绍,但自从村里文化室建成开放后,很多村民都自觉走进来看书、读报、下棋、看电影…… “现在美中不足的是,村里文化室还是显得有点小,书有限且更新慢;而且设在村委会的办公场所,这都给村民进来娱乐休闲带来了诸多不便。”李杰雄说,“我希望,有一天村里文化室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场所,书能够不断更新,且有专职的管理人员。” 摘自: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