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科技新城内的火炬区新图书馆正式向市民敞开大门。经过迁址升级,该图书馆目前藏书10万余册,每天可接待读者4000余人次。同时,火炬区图书馆网站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读者可足不出户,就能在该网站上享受到多项图书馆服务。
火炬区图书馆的前身,是方玉霞等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捐建的树人书屋,地处张家边地区。2008年,图书馆在科技新城内择址新建,历时1年半,耗资近5000万元。新图书馆面积达4240平方米,目前藏书10万余册,未来可扩容至20万册。此外,火炬区图书馆还订有150种报刊杂志,设读者座席400 多个,每天可接待市民4000余人次。两层楼的火炬区图书馆按功能分区可划分为外借、阅览、专题馆、电子阅览、报告展览、文化艺术、行政办公等多个区域。
为方便市民在下班或放学后享用图书服务,周二至周五,火炬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延至21时。星期天的开放时间为9时30分至17时,星期一闭馆。
同时,智能化运营,也是该图书馆的一大特色。林馆长在图书馆文化艺术厅内向记者展示了该馆的网站。他表示,火炬区图书馆网站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7月1日正式启动。读者可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多项图书馆服务。
据介绍,该馆将整合区内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资源,并与市级和镇区级图书馆开展深度合作,探索通借通还、连锁服务、物流递送等新手段,把图书服务的范围扩展至各个社区和大小行业,为整个火炬区乃至全市的读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