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馆情动态 -> 正文

向古人学习智慧——记“香山讲坛”王士祥老师在中山中专的一场讲座

时间:2014-05-30

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区,创办于1994年,是市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财经、艺术五大类30多个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

5月23日上午,由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主办的“香山讲坛”讲座来到这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王士祥老师为学校近400名师生送上了一场精彩的《历史的智慧》讲座。

王士祥老师是郑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隋唐考场风云》主讲人。担任河南电视台“经典少年”顾问和主评委,以及河南电视台“传承”栏目主讲嘉宾。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学术专著《唐代试赋研究》《考场风云》等多部,在《文学遗产》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

王士祥老师的讲座语言精练,深入浅出,从历史人文的视角切入,引经据典,博古论今,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些风云人物的个性,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是我们今天避不开的东西,但如果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可能出问题了。王老师着重讲解了四心,即“知人之心、容人之心、乐足之心、处人之心”,诠释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刘邦倚重“三杰”开创了刘汉基业,刘邦具有知人用人之心;“楚庄王绝缨宴”,具有容人之心的楚庄王宽以待人,饶恕调戏嫔妃的下臣唐狡,三年后得到唐狡的拼死相报;张良拒绝刘邦封万户侯,被认为他是太傻,其实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他算是真正看透了功名利禄,具有乐足之心;晏子推荐为他驾车的仆御做官,昭示处人之心:当别人高调的时候他很内敛,当别人内敛的时候,依旧显示其自己的智慧。

王老师深谙二十四史等文化古籍,讲座过程底气十足,声音宏亮,荡气回肠,带领现场听众遨游在中华典籍的书山史海中,则则历史故事紧扣现实生活百态,句句金典名言折射人生哲理,现场听众频频点头称是,意领神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历史知识,阅历史事件,看历史人物,可以学习前人、古人和智慧。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沉积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道德领域严重滑坡,人心不古,甚至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遭到破坏。面对眼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该如何选择人生?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的心灵如何停靠?我们不必迷惘不必缠结,其实从历史中可以寻找最佳答案。用王老师的结语,“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世方式”。

这次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山中专举办讲座,是我馆“香山讲坛”校园行活动之一,“香山讲坛”公益讲座在坚守城区阵地服务的同时,不忘将合适的讲座送到学校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使偏远地区的群众享用高雅的文化大餐。中山中专对“香山讲坛”活动非常重视,肖忠副校长全程作陪,向主讲嘉宾王士祥老师热情介绍学校的概况以及近年所取得的成就。俞锦梅馆长代表全校师生对我馆送讲座活动表示由衷感谢,还向听众大力推介“香山讲坛”,鼓励大家空余时间多去听听讲座,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