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馆情动态 -> 正文

新图书馆今年底动工——三种方案各具特色,8月1日起公示证求市民意见

时间:2012-08-01


新图书馆椭圆方案效果图

羊城晚报中山讯 “新图书馆不仅可以借书,还可以听音乐,听讲座。”中山纪念图书馆3个建设设计方案进入公示阶段,新图书馆计划2015年竣工,将提供音乐欣赏场所、少儿功能区、一卡通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方便的服务。

旧馆年久失修 新馆势在必行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现馆)馆长吕梅表示,现在的图书馆建设于1991年,使用多年已存在很多问题,原有可容60万册图书的规划,已无法满足现有近120万册藏书,且由于年久失修,图书馆水管全面渗漏,白蚁成祸,存在安全隐患,新图书馆的建设势在必行。

新图书馆将由“中山市中山图书馆”更名为“中山纪念图书馆”,采用宋庆龄女士的题词,该馆选址中山市兴中道市政府西侧、东临兴中道、南临兴中园的现图书馆和科学馆用地范围。该项目占地面积为17754.9平方米,折合26.6亩,项目建筑面积56300平方米,馆藏容量设计为320万册,设置阅览座位2400个。

公示三种方案 功能更加丰富

经过年初的公开招标,目前形成了3个各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予以公示,分别为椭圆方案、折形方案和中庭方案。市民可在8月1日至15日公示投票期间对3个方案进行了解、投票。最后,结合市民评议、专家论证、政府审批等程序,确定设计方案。

中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表示,新图书馆在功能上将建有可容500人和300人的演讲厅,每周举行香山讲坛;具备音乐欣赏场所。“未来图书馆可以像在家里一样,休闲和学习。”

郑集思表示,新图书馆建设由政府出资,预算投入3.5亿元,但具体的投入需施工设计后方能得出。“市政府要求今年底动工,目前搬迁工作基本就绪,年内先完成拆的工作。”

吕梅介绍,新图书馆建设期间,将不停止服务,现在图书馆的书,将分流到华凯花园临时馆,以及已建好的南区、三乡、古镇海州分馆,在建的东凤、南头、黄圃分馆。(杨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