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馆情动态 -> 正文

新图书馆3方案 边个系你心水

时间:2012-08-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折形

椭圆中庭

新特色

●馆藏容量320万册(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阅览座位2400个

●日均可接待8000人次

●大小两演讲厅,持续打造香山讲坛

●图书可自助借还

●一卡通,总馆和分馆间通借通还

南都讯 记者储诚松 中山新图书馆将在原址重建,并重新启用宋庆龄亲笔题写的“中山纪念图书馆”名称。昨日,中山市文广新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山纪念图书馆3个设计方案,分别为:中央挑空的椭圆方案、两栋建筑蜿蜒曲折的折形方案,以及由四栋建筑围合而成的中庭方案。三个方案自今日起,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征求意见,市民可在8月15日前通过报纸、网络、现场等方式,给自己的心水方案投票。

公示:15日前可票选心水方案

据悉,中山纪念图书馆是中山市重要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已经市政府批准并纳入中山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据了解,新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为:人文、科技、绿色、便民。在建设要求上,新图书馆在外形上要成为中山新地标,在文化特色上体现中西文化交会特点,在科学技术上适度超前并可持续发展。

今年初,新图书馆完成方案设计招标,株式会社日本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标方随后在中标方案上进一步深化,重新设计了8个预选方案。7月初,市文广新局、财政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定选中了3个各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

昨天,市文广新局正式公布方案,分别为椭圆方案、折形方案和中庭方案,并通过报纸媒体、中山市政府门户网、中山文化信息网、中山图书馆网进行公示,征求市民意见,公示时间为8月1日至15日。公示期间,市民可以通过填写并邮寄报纸上的选票,参与网络投票,及到市图书馆大堂进行现场投票等三种方式,对心水方案投票。

新馆:馆藏容量达320万册

中山纪念图书馆选址包括了现图书馆和科学馆用地范围,占地面积26.6亩,建筑面积56300平方米,馆藏容量设计为320万册,设置阅览座位2400个,服务规模可达日均接待读者8000人次。

新馆设三大功能区域,包括文献服务区域、读者活动区域和运行保障区域。据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介绍,3个设计方案均是按照8层设计,并在馆外留出了一个活动广场,保证活动空间的同时,还可作为应急停车场使用。据了解,三个方案规划的地下停车位都约在380个。

“现在图书馆概念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图书馆是买书、藏书、借书,主要是学习和充电的功能。现在图书馆不仅要有学习的功能,还要有休闲功能。”郑集思说。他表示,新图书馆将建设有大小两个演讲厅,以保证持续打造香山讲坛。此外,馆内还设有高级音响欣赏厅,体现休闲概念。

另据市图书馆馆长吕梅介绍,新图书馆将会采用更多智能化的手段,如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自助打印、复印等,还有就是实行一卡通,实现总馆和分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旧馆:馆藏超负荷还有白蚁咬

市文广新局及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新图书馆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图书馆馆藏远远超过了设计容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的建筑安全也存在问题。据市图书馆馆长吕梅介绍,现在的图书馆于1991年建成,馆藏设计容量为60万册图书。但截至去年年底,图书馆的馆藏总量已达到117万册,超过设计容量近一倍。导致一些楼层的荷载能力已严重超出最初设计的荷载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而另据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介绍,现在的图书馆当年建设的时候比较匆忙,当时的墙壁是用黄泥和灰抹的,墙体的质量不高。“经过二十几年,出现漏水很严重,白蚁也很严重,连钢铁都咬。”郑集思说,“现在的图书馆不算危房,但在安全方面是肯定存在问号的。”

椭圆方案

利用曲线塑造优美的建筑景观,同时柔化了空间环境。该方案中设计的靠近兴中道一侧的活动广场与南侧的兴中园连为一体,可以为市民创造出休闲娱乐、举办活动的理想场所。

整个建筑被椭圆形外表皮覆盖,内部功能协调流畅,一气呵成。通过中央挑空,读者的视线可以相互交织,散落各处的交流区与休息区为读者互动提供了有效平台。本案吸取岭南建筑的设计手法,利用太阳能等绿色环保节能措施,在一层设计架空空间和水景景观,在立面上设置多处平台,使立面变得富有进深感、层次感和韵律感。同时利用屋顶绿化、中央挑空等元素,致力于打造一座富有象征意义,展现当地特色,彰显独特魅力的图书馆建筑。

折形方案

由东西延伸的两个建筑体量和夹在中间的一个中庭空间构成。

架空空间、平台等元素为建筑赋予了生机和活力。为了营造动感的空间,内部中庭时而封闭,时而开放,充满变化。中庭吊顶采用玻璃和百叶,使阳光可以柔和地洒满中庭。作为移动和交流空间的中庭将自兴中道上的活动广场一直贯穿建筑内部。(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建筑立面采用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立面采用陶板,既彰显了公共设施的庄严,又为其赋予温情。为了遮挡强烈的日晒,立面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尽量控制玻璃的使用。该方案仅在需要采光的地方开窗,富有韵律感的开口排列,为建筑带来活力,最终形成富有岭南建筑特色的中西合璧的立面形象。(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中庭方案

开放的中庭由4栋建筑体量围合而成,建筑体量各自独立的同时,通过中庭各功能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该方案取意自中国传统建筑的天井结构,中庭实现了适度的通风与采光,应对夏季炎热的气候,形成舒适的空间。建筑四周为开放的架空空间,透过玻璃,周边环境与内部中庭融为一体。同时打破室内外界线,开放的结构演绎亲民的氛围。

该方案将建筑体量一分为四,形成与周边建筑尺度相互和谐的建筑景观,使作为纪念图书馆的整个建筑群景观更加具有象征性与独创性。立面采用两种色调的陶板,为每栋建筑赋予独立性的同时,又强调了整个建筑群的和谐统一。

服务

新馆建设期间不停止服务

据了解,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新图书馆将于今年底前开始动工建设,争取于2015年竣工落成。据悉,目前,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已经基本就绪。那么,在新馆建设期间,图书馆是否会停止服务呢?对此,郑集思表示,目前他们已经通过建设图书分馆、农村文化站、农村图书室等方式把馆藏图书分散出去,以保证图书馆继续提供服务。此外,香山讲坛也将另行选取地点继续开展。

吕梅也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在起湾道华凯花园新建了一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临时分馆,同时还建成了南区、三乡和古镇海州三个图书分馆,并有东风、南头、黄圃等多个分馆正在建设当中。除了分馆外,还将建设10个馆外图书服务点。

资金

三个方案均超预算

据郑集思介绍,新图书馆在立项时的预算是3.5亿元,后来市政要求预算控制在4亿元以下。虽然当初要求限额设计,但最终设计方案出炉后,投资估算都超过了预算。其中椭圆方案最初超了7000万,后经改进,仍然超了近5000万。其他两个方案的投资估算也都超过预算在4000万左右。对于根据设计方案计算而超出的资金部分,郑集思表示,等待最终选定设计方案后,将会进一步深化方案,争取压缩成本,如果有社会资金愿意赞助支持,他们对此表示欢迎。

V言微语

@敲门试问野人家:方案主要考虑实用性、舒适性,第一方案明显造型奇特,吸引眼球,但考虑实际功能,个人觉得第三方案无论在施工上还是实用、造价上应该都能胜出。

@仗镜天涯:单看建筑都还可以,放在兴中道都不协调!把整体尺度都破坏了。

@向义敏:第一个华而不实,这种建筑太多太滥了。如果硬要从三个里选,第三个最好。

@小老鼠与大莽蛇:真的投票了会用?但这三个设计都好抽象喔。

微博统筹:南都记者储诚松 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