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馆情动态 -> 正文

中山图书馆昨17时闭馆

时间:2012-10-30

●9日正式全面关闭,同时开设华凯分馆并对外开放●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在中山图书馆现址重建

昨日17时,位于兴中道八号之三的中山图书馆闭馆。记者赵学民摄

◎中山图书馆,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始建于1988年,1991年11 月对读者开放,199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馆。

◎10月9日,中山图书馆将正式全面关闭,同期,华凯分馆正式对读者开放,开放时间与原馆时间一致。

昨日17时,位于兴中道八号之三的中山图书馆,保安郑先生和往常一样,关上了玻璃门。门外,闻讯而来的人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记下了这一历史时刻。“他们说我见证了历史。”郑先生憨厚地笑着。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们已陆续出来,林小姐得知闭馆的消息后,特意选择在长假最后一天走进图书馆,希望能够留下特别记忆,看了一会儿书后,她请人在门前的树下拍了照。

除了快要闭馆时显得有些喧闹外,昨日的图书馆和往常一样,安静地接纳着读者。记者看到,昨日来此阅读的人们并没有明显增多,从放置在角落里的一个个用牛皮纸打好的包裹可以看出,它们要暂时和这里告别。图书馆的大厅,关于台湾集体记忆与独特个性、家庭教育、珠三角基底断裂与地震活动等香山讲坛活动安排的宣传板仍然很显眼,提醒着“书迷”们10月份每个周六的“约会”;少儿阅览室旁边的“童心故事会”宣传板显示该活动已经做到第七十四期。中山图书馆作为中山人一处安静的阅读场所,就这样,持续地为人们提供着精神食粮。

18时30分,图书馆更加寂静,门前的广场上,流动图书馆的大巴和往常一样停在老地方。里面的部分楼层,灯光依然亮着,部分工作人员仍在加班。遇到偶尔有不知道闭馆时间而吃了“闭门羹”的读者,郑先生总是耐心地提醒。他表示,自己将一直在这里值班,直到这些建筑被拆。

中山图书馆,其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始建于1988年,1991年11月对读者开放,199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馆。21年的历史,图书馆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印记。有些人在微博上回忆,说那是“初中的味道”,因为从初中开始去的次数最多,陪伴着自己成长。一位读者小薇回忆,图书馆刚开始使用的前几年,因为有很多家中没有的书,又可以上网,觉得很“先进”,自己经常去,“后来家里也买了电脑,可以在网上看书和买书,去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但香山讲坛还是会经常去。”小薇表示,虽然有些不舍,但图书馆的面积有限,有些设施现在看起来也陈旧了些,改建也是一件好事。

据了解,由于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在中山图书馆现址重建,旧馆需要搬迁。因此,新馆建设期间,中山图书馆将于东区起湾道南华凯花园开设中山图书馆华凯分馆继续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馆各项服务。10月9日,位于兴中道八号之三的中山图书馆将正式全面关闭,同期,华凯分馆正式对读者开放,开放时间与原馆时间一致。由于场地有限,华凯分馆一楼设成人、少儿混合书库。另外,我市现已建成长洲分馆、南区分馆、古镇海洲分馆、三乡分馆并对外开放,南头分馆、黄圃分馆、东凤分馆也将投入使用,市民可以到就近的图书馆借书、看书。此外汽车流动图书馆所设的服务点也继续为群众服务,读者可凭借书证在以上各点通借通还。

受场地所限,香山讲坛自2013年元月开始分别设在市文化馆四楼综艺厅及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厅。读者活动移至社区、服务点、分馆等场地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