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Resources -> Literature -> 专题图书 -> 正文

国外“良方”能否“治愈”本土观众?

时间:2017-07-20

别看平时很多人都会质疑,为什么有的古装玄幻剧从剧情到特效拍摄得那么不考究,还会有大批观众锲而不舍地追剧,其实,观众一点也不傻,也没那么容易讨好,一旦真出现令人尴尬、好笑的剧集,观众的批评常常会毫不留情。近日开播的电视剧《深夜食堂》,才播出两集就惨遭观众质疑和吐槽,豆瓣评分甚至已低至2.3分——与在豆瓣上得分高达9.2分,同样是改编自安倍夜郎同名漫画的原版日剧相比,中国版的《深夜食堂》显然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值。

  《深夜食堂》翻拍自同名日剧,由蔡岳勋担任总导演,黄磊领衔主演。该剧以都市小巷里深夜才营业的食堂为舞台,从老板料理的每道食物中引出一段关于市井温情的人生故事。2009年播出的日剧版《深夜食堂》在网友心目中评价颇高,有网友看后感慨:“食短情谊长,剧情催人泪下,让我们在喧闹浮躁的现代都市生活里重新寻找自我的本源。”

  为什么观众对同名日剧认可度颇高,却十分抵触由此改编而来的中国版剧集?为什么即使资深导演操刀、演技明星加盟,还是会令观众有“水土不服”之感?

  从观众的质疑中或可见一二。有观众问:为什么要照搬原剧剧情?为什么要让老板穿着与中国现实生活完全不搭的厨师服?不少观众吐槽,自己身边的深夜食堂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另外,对于剧情里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观众也忍无可忍。甚至有观众将前两集的剧情称之为广告剧,中间食物出现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0分钟,其中某酸菜泡面就占了8分钟。从剧集对植入广告如此依赖的程度看,有观众推断这部剧“非常缺钱”,除了尴尬之外看不到任何温情和诚意,更别提由食物引发的人生道理。

  其实,单纯从制作水准来看,该剧在当下良莠不齐的诸多电视剧中,还算精良,以拍偶像剧成名的导演蔡岳勋在画面、人物造型等方面也自有其风格。不过,令观众最不满意的是该剧在剧情上对原版日剧的高度还原。虽然早前蔡岳勋曾对外表示,为了与原版日剧区别开来,中国版剧集融入了大量的本土文化,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生活。但是以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仅就“深夜食堂”的形式来说就十分不接地气。要知道,日本有居酒屋文化,深夜食堂这种夜间营业的店并不少见,那些凌晨十二点以后下班的人在现实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在中国,缺乏这样的现实环境,在除了北上广深外的大多数城市,鲜有这样的一群加班至半夜的人。同时,本剧在人物设定上也不符合国情,比如被观众吐槽最多的主演黄磊“食堂老板”的服饰,一看就“日式风格”十足。

  “中国美食如沧海,编剧却不愿取任何一瓢饮。”有观众说,“就算是想拍这一题材的作品,就不能借鉴个架构,然后做点烧烤、阳春面、小面、馄饨……这些属于中国自己的美食吗?谁会晚上出去吃方便面呀?”可见,即使拥有了很好的IP,借鉴到很好的故事精髓,但少了人间烟火气,还是难以令观众产生共鸣。

近两年来,国内影视业在从网络小说淘金之外,也没少动过翻拍国外口碑剧的心思。但国外故事“良方”并不一定能“治愈”本土观众,翻拍的关键还在于能否成功将故事本土化,以符合国内现实生活和情感价值观。正如业界专家分析的那样,美剧、日剧、韩剧中,各自拥有一套独立的且带有独特民族特质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却不能模仿照搬。尤其需要提醒创作者注意的是,我们翻拍国外作品,千万不能“只顾着带回国外先进的电器,却忘了带回来电源”。毕竟,观众对于相同的故事,没必要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