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Resources -> Literature -> 专题图书 -> 正文

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

时间:2018-08-18

2018年7月18日上午,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启宇,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区)镇长(办事处主任)、宣传委员、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市文广新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及属下单位主要负责人等1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维廷主持。

会上,副市长徐小莉对《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行解读,并分别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镇区主要领导签订《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各成员单位与各镇区要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兴城美、文产融和的文化引领型城市为目标,着力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广东省文

化厅副厅长刘启宇对我市获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表示祝贺。刘启宇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山近年来顺利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完成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示范区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刘启宇副厅长要求中山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创建保障机制,加强制度研究,完善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结合中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打造中山特色创出中山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秀范本。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在讲话中强调,中山创建工作要在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注重创新创优、加快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协调联动等方面下功夫,希望中山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促使中山的文化事业步上新台阶,为全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品牌效应。

市长焦兰生对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作全面部署,在讲话中强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他对创建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创建示范区的重要意义,增强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创建示范区工作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通过对照国家示范区的创建标准,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二是要明确目标,对照要求,确保创建工作优质高效推进。焦市长要求全市上下严格对照创建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好推进过程的突出问题,加快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充分整合市、镇、村、住宅小区和社会组织服务点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领域,探索公共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创新应用数字技术、云技术等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方式,切实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贯彻文化惠民宗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各镇区要将创建示范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确保创建工作任务有组织、有部署、有方案、有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创建任务,将中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兴城美、文产融合的文化引领型城市。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全面铺开中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未来创建期内,我市将围绕全力打造“六大文化之城”的工作目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和人居品质,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形成具有中山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新模式,为中山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