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成早已名满天下,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漫画理论家、杂文家。他40年代崛起,50年代就誉满艺坛,笔墨绵延半个多世纪。

方成早已名满天下,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漫画理论家、杂文家。他40年代崛起,50年代就誉满艺坛,笔墨绵延半个多世纪。他的作品以构思奇特思想鲜明见长。透过中国样式的线条,幽默的造型,把各类典型形象汇诸笔端,仿佛一面时代的镜子,又如一把社会解剖刀,将世态人情表露无遗。他画的画,出的书,写的文章都充满别具一格的智慧和幽默感。《相马》让人忍不住,《挤出集》叫人乐不可支。

这是一位很有生活情趣的老人,他的神情纯真如孩童,简单而快乐。今年已100岁高龄的方成先生创造了中国漫画的辉煌与传奇。现在漫画已很多少画了但偶尔还会有书法作品问世。最近一次,我参加魏明伦文学艺术馆开馆仪式,还读到了他为明伦先生画的一幅肖像漫画和一幅自成一体的“方体”书法对联,“台上生旦净末丑;案头诗词曲赋文。”品读良久,趣味深刻,笔墨生动,心生敬意!
方成祖籍广东中山县,生于北平,在北平念书时,参加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上街示威游行时,被反对派砍了一刀,背上从此永留下仇恨的刀痕。“愤怒出诗人”——方成提笔画了一副漫画,贴在弘大中学门口。画画惊心动魄,一把刀、一滩血,题目也铿锵有力《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方成初试锋芒,生平第一幅漫画就这样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应运而生了。从此方成便和漫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从事漫画创作直到现在,是漫画界的一位常青人物。

(方成一家子)
方成的漫画,经历了几个时期。他早期的画风接近西洋,多用炭笔,讲究构图、造型和明暗变化。四十年代后期,他用钢笔作画,明暗兼写。五十年代,用不同的钢笔在道林纸或图画纸上作画,线条流畅自如,富于表现力。这一期值得一提的是方成与钟灵在创作上的合作。他俩在合作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成功的合作了三四年,创作出不少优秀的漫画作品,出了好几本漫画集。“方灵创作法”在中国漫画界传为美谈。到了六十年代,方成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时期,人们几乎天天都能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他的佳作,它几乎成了该报国际版的最大特色,方成的创作此时也进入了成熟时期。十年内乱,方成自然也在劫难逃,他在提不起笔和抬不起头的岁月里,也未停止对艺术漫画的探索,他思考着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思索着在技艺是的新发展。

(人间画会成员合影,很多文化大家都在其中,张光宇、张乐平、丁聪、特伟、沈同衡等,还有黄苗子郁风夫妇)
1976年10月,“四只螃蟹”覆灭所引起的欢天喜地,带来了嘲弄这帮丑类的极度夸张,方成从新又拿起画笔,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成漫画的创作质量和数量远非昔日可比,他也成为“文革”后在中国美术馆开办漫画展览的第一人。《官商》、《不是天灾胜似天灭》等就是此时有代表性的作品。脍炙人口的《武大郎开店》在画展中引起极大反响,漫画巧妙的运用了中国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卖烧饼“个体户”——武大郎。漫画家保留了他的“专利”——身材短小,而让他“荣升”为老板,并且老板“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借古讽今,尖锐地批评了中国社会中妒才、坑才的恶习,这类人渣现在还大有人在。打这以后,“武大郎开店”成为批评妒贤妒能的新语在民间广为流传,足见其影响之大。魏明伦先生评论这件漫画作品其时代性、艺术性、思想性等多方面成就远远高过大多国画、油画作品.
方成,在读者面带微笑的欣赏他的幽默讽刺画时,悄然步入了古稀之年,然而只要是目睹过这位艺术家风采的人,都会从他脸上荡漾着从容的笑意而感受到他的青春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央电视台的全国幽默画大奖赛活动中,他与侯宝林、谢添、华君武、丁聪、方成、廖冰兄等艺术大师作为评委,我与全国10位老中青漫画家作为获奖者一起参加了颁奖晚会和《品味幽默》专题节目录制。期间,我们与这几位大师在北京紫玉饭店朝夕相处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能聆听到诸位艺术大家的“面授机宜”十分难得和荣幸。

(全国获奖漫画家与艺术大师侯宝林、华君武、谢添、丁聪、方成、廖冰兄、特伟等在中央电视台。穿海军军装者是本文作者)
华君武说“我以为漫画都应有幽默,这种幽默画并不容易画,只有作者对社会、生活有很深的洞察力,带有哲理性才画得好,并不是好笑一下就算幽默画”。谢添先生总结他的艺术创作的24字“真经”:宁要真的假,不要假的真;宁要复杂的简单,不要简单的复杂。廖冰兄先生认为自己处于世界漫画史的纵横线的一个交叉点上,因为中外古今的漫画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他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
侯宝林先生认为“漫画是无声的相声,相声是有声的漫画。”还对我的获奖作品点评说“一群人前仰后合的狂笑,是看了幽默而大笑还是对幽默画作者的嘲笑,让读者去理解,但明摆着是对读者制造“乐”的漫画家正在搜索枯肠,因寻觅不到个好构思而极度苦恼。我很喜欢来自海军的彭长征这幅漫画,这幅画道出我们这些搞喜剧艺术人的艰难和苦涩。”丁聪先生对我鼓励有加“既然叫长征,迈步向前吧。画漫画的基础是见多识广,有分析事物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每一幅作品都是在阐述作者的一个观点。”大师们的真知灼见,让人印象深刻,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