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挑战(第408期)
主 讲 人:张松(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单位: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协办单位:中山商报
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时 间:2014年3月1日星期六晚8点
地 点: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演艺厅(东区竹苑文竹街3号即竹苑壹加壹商场侧直入100米)
主讲人介绍:
张松,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学术兼职:ICOMOS 20世纪遗产国际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常委、学术部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规划学刊》、《城乡规划》、《建筑遗产》等杂志编委。
张松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工程设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遗产保护,城市史,城市景观控制方法等。参与“江南古镇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获2003年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主持完成“福建土楼保护规划”项目,获200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出版著作有:《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2001),《为谁保护城市》(2010),《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和国内法规选编》(2007)等。
讲座提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与革命遗产,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辉煌。一座有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中山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2011年3月国务院同意我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诞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名城保护的制度有哪些特征以及存在问题?本场讲座,国家注册规划师张松教授结合相关历史名城、历史街区保护案例,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总结不同类型名城保护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在转型发展时期名城保护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并对完善名城保护机制的可能路径提出建议。
推荐阅读: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王景慧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单霁翔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为谁保护城市》,张松著,三联书店2010年版。
公益讲座,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