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家训与现代修养(第559期)
主 讲 人:周炽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时间:2016年4月29日星期五下午3:00
讲座地点:中山边防检查站
主讲人介绍:
周炽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等三十多年。留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四年。个人独立完成并出版专著8部、译著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100多篇,所有作品字数超过300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以及其他项目多项。主讲过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中西哲学比较、先秦子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讲课具有激情洋溢、思想敏锐、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等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另外在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图书馆等开设过大量讲座,反响热烈。还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广东电台等媒体做过专题节目,谈教育问题,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讲座提要:
家训凝聚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充分体现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诵读家训,可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也对现代人的修养很有启发。家训所含之为人处世原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其中很多已成为汉语中的警局、习用语。不过,在过去一些时间里,家训被人忽视,甚至被作为“封建”的东西遭到批判。滥用“封建”说中国传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诗句所描述的情形,确实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已经丢失的家训宝藏,我们要找回来;尚未丢失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在现代社会,家训可用来教小孩,也可以用来教大人;可用来完善自我,也可用来完善社会。普遍宣传家训,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当然,讲家训,不如行家训。将家训贯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履行家训才是更重要的。
推荐阅读:
1、《颜氏家训》,梁明,余正平译注,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蒙学精粹》,朱雪梅、陶金华译注,广东旅游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
公益讲座,欢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