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13日,英超联赛球队阿斯顿维拉夏季训练营走进中山,与中山的青训教练进行交流,并在良安球场现场指导杰豹体育、南区竹秀园小学、沙溪港园小学的青少年球员进行训练,让中山青训教练和小球员感受英伦足球的训练方式。(8月14日《中山日报》)
当前,不少学校仍固有应试教育思维,重文轻体,更别说推广普及校园足球了,即使一些学校设有足球场地、器械配备等,但没有专业师资,爱好足球的学生大多停留在“业余”健身阶段,没有规范化训练和动作,学校也把这一体育项目当做“业余”对待。毫不讳言,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也就出在基础教育环节,校园足球发展落后,缺乏专业系统培训,没有激励、约束机制,没有良好氛围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校园足球了,从娃娃抓起,在全国的校园中推行足球新政,对于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中山近年“敢为人先”,多措并举解决校园足球发展中的师资、场地、资金等问题。如聘请外教驻点培训,引进高水平退役足球运动员到学校;因地制宜改造足球场地,不断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并设立由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扶持的校园足球发展专项基金等。
此次引进英超联赛球队阿斯顿维拉夏季训练营走进中山,在良安球场现场指导杰豹体育、南区竹秀园小学、沙溪港园小学的青少年球员进行训练,让中山青训教练和小球员感受英伦足球的训练方式,开阔了视野,这些举措无疑抓住了校园足球训练必须走专业化道路这一特质。
诚然,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必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足球的机会。但目前不容乐观的是,校园足球教练队伍严重匮乏,素质参差不齐,这是亟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虽然,这两年一些校园获评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在校园足球推广普及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但若是仅仅场地设施、器械配备、资金保障等达到国家标准,而没有一名专业足球教师而是由一名体育教师代替的话,也依然是业余和“应景”。
一位好教练铸就一块体育品牌,唯有提高教练素质,才能解决这个困境,撬开中国足球的脑洞。中山聘请外教驻点培训,引进高水平退役足球运动员到学校,可以说是正确的选择,有关部门要从政策、待遇、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比如引进优秀的足球退役运动员来校做专职教师,落实事业编制,解决其后顾之忧,这也不失为解决当下优秀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出路的一种有效途径,从而激励更多体育人才现身国家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