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图书馆“一卡通”、网上借阅送书上门服务、手机图书馆、电纸书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将一一展现在珠三角市民面前。届时,珠海市民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方便借阅珠三角其他城市图书馆的藏书,并享受到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
由省文化厅主办的珠三角地区文化部门贯彻落实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研讨班昨天在珠海闭幕。围绕如何进一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珠三角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与会者畅所欲言,其中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关于珠三角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图书馆系统一体化建设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计划和设想,引起强烈关注。
三大平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各级公共图书馆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主体和依托。近年来,珠三角图书馆事业有很大发展,拥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群,集中了广东大部分文献资源。据介绍,广东将通过建设三大平台,包括建设珠三角地区乃至全省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联合目录平台、珠三角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特色资源数据库群,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据悉,珠三角每个市都将建设3个以上特色资源数据库,珠海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澳门研究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留学史研究专题文献数据库将是珠海重点建设的特色资源数据库。
图书馆“一卡通”有望实现
“我在珠海,为了写论文,常常要到省立中山图书馆查阅重要文献资料,来回不仅麻烦,而且车费花销也不少。怎么办?”随着图书馆服务创新,这个困惑也许会成为历史。根据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设想,在未来3到5年,珠三角图书馆有望实现“一卡通”以及网上借阅、送书上门服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莫少强表示,珠三角地区图书通借通还 “一卡通”和网上借阅、送书上门服务,将打破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读者只需用原来办理的借书证,就可在网上借阅省和各市、区公共图书馆的专藏图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网上借书成功后,将由专业的配送公司负责送还书,投递费用由读者支付,类似的模式如麦当劳、肯德基送餐服务已经在广州普及。”莫少强说。
新型数字图书馆将相继亮相
据了解,广东重点推动的“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将与目前已在广东成功运作、效果显著的“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实现无缝对接,提供24小时网络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查阅和文献传递到电脑桌面的服务,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搞掂。该平台已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东20多所高校图书馆试用,其资源种类超过任何一家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其所具备的为读者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试读、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莫少强介绍,省立中山图书馆还将率先建立 “电纸书图书馆”和手机图书馆。“电纸书图书馆”网站发布已解决版权的电子图书,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电纸书无论从造型外观或是阅读体验都与传统书籍无甚区别,除了具有便携、不易损坏、绿色环保等优点外,其内置可扩展的SD卡接口,可以从网上下载图书和实现海量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