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要紧紧抓住提高公民素质这一核心。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文化竞争力本质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们的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才会形成。———林雄
一方面,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核心支柱产业,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已经提前进入文化消费时代;广东出版社数量、出版图书种类及图书销售量居全国前列。但另一方面,广东的图书消费也被指缺少“文化含量”,主要集中在健康、经管等实用类图书上。
一方面,广东在全国志愿者服务和义工组织中,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但另一方面,在最近某大型网站发起的一项评比中,广州被评为“中国十大冷漠城市”之首。
在《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中,第一大工程就是“提高公民素质”。那么,广东的公民素质究竟如何,广东是否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未来广东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期待的举动?
志愿服务凸显广东人文精神
文件原音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公民法制观念,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树立广东人现代文明新形象。
背后故事已有13万人报名亚运志愿者
“截至上月底已经有13万人报名做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平均每天2000人报名。其中包括钟南山、何镜堂两位院士,还有网易CEO丁磊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向记者介绍。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广东引领全国的志愿者和义工组织。顾作义说,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广东共有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180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5500个,青年志愿服务队64708支,已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协会和服务总队、服务队、服务站(中心)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
2008年,从年初的抗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处处可见广东志愿者的身影,而平日的街头巷尾,社区学校,更是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笑容。
事实上,近几年来,广东一直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现在广东已有深圳、中山、惠州、东莞四个文明城市,在全国省份里排第一。广州、深圳、中山等每月会测试市民的文明指数。
未来展望
鼓励单位优先录用优秀志愿者
“和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现在我们的硬件设施可能并不逊色,但软件还有欠缺。提高公民素质,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省文明办副主任张子兴说,广东将借助广州亚运会、2011世界大运会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广东的志愿服务和义工组织,在全社会推广文明礼仪,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广东人现代文明新形象。
去年12月5日,广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个省级志愿者联合会。张子兴说,以前志愿者主要着重于助人为乐,以后在维护环境、应急救助(如消防)等方面将组织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像广州环保志愿者总队乐水行小组主要就是一群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准备徒步走完广州231条河涌,通过最原始的记录,唤起大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另外,除了青年志愿者,广东也将发展老年志愿者。
今年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加大志愿服务的投入力度,并设立“广东志愿服务爱心奖”,表彰奖励志愿服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同时,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今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
张子兴介绍,今年下半年,广东将在全国率先出版《志愿服务手册》和《志愿服务实用教程》。
多管齐下建设学习型社会
文件原音
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以“广东学习论坛”为龙头,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推动各种学习活动。继续开展“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塑造“南国书香节”文化品牌。
背后故事南国书香节:买书像在超市买菜一样方便
网友“斯图鬼鬼”的博客上写下了2008年南国书香节的感受:“今天去书展了,那里好热闹。看到大家手里拿着很多的书很满足的表情,我也就跟着无由来的幸福。”
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广宁告诉记者,2008年南国书香节人气旺盛,4天时间里,仅锦汉展览中心,就有13万多人次读者入场,高峰期时一天销售的图书码洋超过100万元。
2008年以前,南国书香节陆续举办过3届,都是以出版社为单位,但“出版社都不是很愿意,觉得花费的时间精力很多,回报不大,带来的书也不多”。从2007年开始,南国书香节借鉴香港书展的经验,把展览为主改为展销结合,以培育读者市场,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推动出版的繁荣。2008年,不再以出版社为单位组织参展,而是邀请购书中心、新华书店、学而优等发行商来参展。
“参展单位不收一分钱场租,门票免费,由政府补贴。去年南国书香节,只场租补贴一项,政府就投入100余万,这个改变调动了参展商的积极性,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10多万种图书汇聚一堂,其中当年的精品新书1万多种。书香节不卖门票,而且提供购物篮和购物车,买书就像在超市买菜一样方便。”郑广宁说。
广东学习论坛:重量级人物轮流开讲
南国书香节只是广东开展“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的一个缩影。广东学习论坛、岭南大讲堂之公众论坛和文化论坛,各个行业领域的代表人物在广东留下他们的见解和声音。
在“广东学习论坛”的讲台上,我们看到一个个重量级人物轮流开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讲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讲统战工作,中央外事办主任刘华秋讲国际形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讲经济发展,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春声讲广东发展史……
未来展望
以后书香节都在暑假接近开学时办
郑广宁说,每年香港书展,香港人不去就好像少了点什么,今年这一届更是引发全国媒体报道的浪潮。比起已有20年历史的香港书展,南国书香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把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办成广东的出版物展示平台、广东的文化节日和广东的文化名片,让人们感觉不去南国书香节,也像少了点什么。”
他还透露,2009年的“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将亲自担任顾问。将于今年8月21日在锦汉展览中心举办的2009南国书香节,在场租补贴上,省委宣传部将投入100万,省新闻出版局投入70万,参展面积比去年拓宽一倍。
此外,为吸引更多市民光顾书展,今年还可能和移动合作,充值送购书券,书香节期间及前后,购书券可以抵用现金购书。书展现场还将特别开辟“数字阅读专区”,展示体验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电子阅读器等新型阅读方式。而且,周六、周日将延长开放到晚上9时。郑广宁说,这也是借鉴香港书展的做法。香港书展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主办;今后,南国书香接将于每年暑假接近开学的时候在锦汉展览中心举行,因为“这时中小学生都还没上学,大学生也开始归校”。
在数字阅读工程方面,广东省委宣传部将投入300万,扩大广东在全国数字阅读的领先地位。而“农家书屋”建设上,今年省委宣传部也投入300万,加大建设力度。
专家说法广东人冷漠吗?
有位北京的学者来广州讲课,在这期间有3个细节让他非常难忘和感动。一是他经过收费站时,看见收费员的微笑问好和礼貌告别;二是在地铁站买票,售票员微笑着并注目地递票给他;三是乘坐机场大巴时,大巴售票员和他开小玩笑,还有免费供水的服务。这些在广州司空见惯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的细节在北京却很难享受到。所以这位学者感慨道:一个城市的发展,仅有硬件是不够的;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才能让城市更有竞争力。
与此同时,广州某大型网站发起的一个“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又显示,有六成的广州人不会出手相助,广州因此被评为“中国十大冷漠城市”之首。
有人盛赞它温暖热情,也有人指责它冷漠无情———同一个城市,截然不同的反映。这种矛盾与两面性,我们该如何来理解?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肖滨教授认为,广东人不缺爱心,而且由于广东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民众对公共事务都很关注,公共关怀亦在不断提升。但由于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过于注重商业的发展,导致工具理性甚嚣尘上,与此同时价值理性却趋落。这也就是为什么你问路很少有人搭理,而你问路的同时买瓶水,商家就会很乐意地告诉你往哪走。当商业素质遭遇道德素质,广东人的天平往往倾向更实际的前者。当然这种现象全国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高端访谈
向新加坡学什么?
学者名片
吕元礼,新加坡问题专家。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兼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著有《新加坡为什么能?》等。其中《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作序。
在《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中,有一章“以文化人:构筑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写到新加坡如何倡导、弘扬儒家核心价值观。新加坡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背景相似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文化冲撞
记者:新加坡倡导、弘扬儒家核心价值观,在当时有着怎样的背景?其时代背景和广东是否有相通之处?
吕元礼:新加坡在1980年代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英语的通行也使其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元素。与此同时,东方的传统逐渐被丢掉。东方文化强调责任、家庭,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自由、个人。这与目前广东的现状有一定的可比之处。广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沿海的区位特点和市场经济的先行发展,使人们对西方思想也有所接受,在传统价值与西方文化之间还不能正确地把握。
可资借鉴
提升文化软实力注重传统保留
记者:对广东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借鉴意义?
吕元礼:广东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在近海、市场化较早的大环境下,更需要注重文化传统的保留。现在我们通常认为保守是一个贬义词,是不好的,但传统文化中日积月累留下来的东西,丢掉了不是很可惜吗?
新加坡是很注重保守传统的,但是保守不是指不改革,新加坡模式在继承和改革上做到了三点:保留英国合理的制度规范、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去新加坡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去寻找一种传统的东西,这种传统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艰苦朴素的传统。
具体做法
在坚持核心价值和顺应潮流中做到平衡
记者:在具体的做法上,广东可以学习新加坡什么?
吕元礼:在具体的做法上,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应包含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回归传统,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中国已有的儒家体系就是一个现成的价值教育体系,儒家伦理是可以安身立命的。第二,就是要顺应人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回归传统,要落实到家庭。
记者:在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的冲撞下,如何在坚持核心价值和顺应潮流中做到平衡?
吕元礼: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新加坡模式,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地人和,即注重天、地、人三道———坚持价值永恒的天理,顺应世俗社会的人心,立足现实时空的实地。一方面,必须坚持核心价值,但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则需要顺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