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文化聚焦 -> 正文

文化之争?利益之争?

时间:2009-11-13

近年来,各地的历史名人故里之争,公众早已司空见惯,我们不难看出事件背后的利益驱动因素,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涌现出众多名人,但近年来,各地仍不时发生名人归属权之争。从炎帝到老子、孙子的故里上演了一幕幕争抢的闹剧,从安徽人、江西人和婺源人、尤溪人、建阳人共抢一个朱熹等类似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地隐藏背后的利益考量,名人故里的开发,会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旅游的附属产品。

再往深一层,名人故里之争是对品牌的争夺,地方希望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如果所谓的争议失去了利益的附着,离开了对利益的追逐,那争议的价值则大打折扣。“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李白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作为唐代诗歌王国中的无冕之王,在世时就已经很出名。他的出生之地,寓居之地,游历之地,乃至流传之地都吸引了大量学术专家以及世人的青睐。

在市场经济时代,利益经济要独揽,这可以理解,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需要共享的,不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精神文化成果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尤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每一个世人都有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义务。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文化优先,利益让位。

道理很简单:经济是一时的,文化则是永恒的。

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内有突破性发展。李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他的诗歌经过千古传颂,已幻化为中国文化的构成性因素。李白的诗歌不仅成为了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支撑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唐诗宋词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在《十月》杂志连载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的著名诗人车延高看来,江油与安陆之间产生的“李白故里”争议并非坏事,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两地都将李白这位世界级的诗人视为自己的文化资源,意识到了文化给某个地方带来的附加值。

作为文化资源与宣传城市的需要,名人故里无疑是属于稀缺资源的好品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名人效益给两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收益都是不容忽视的,纵观安陆江油的表现,恐怕双方文化之火未息,利益之争则巧藏于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