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文化聚焦 -> 正文

【广东省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小榄镇的文化菜单: 服务供给“以需定供、以才定产”

时间:2021-05-20

小榄镇的文化菜单

01

工作背景

新时期下,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珠三角地区都加大基层文化事业投入,但如何有效激活社区文化,满足群众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则是“文化下沉”的难点和“痛点”。小榄镇党委班子通过细心观察与努力探索,制定出“文化菜单”,让社区“点菜”的文化供给模式,高效率满足社区群众需求,将优秀文艺演出、展览、电影等配送到各社区文化室场,从源头解决问题。

02

主要做法

(一)“你点我送、共享文化”,按群众“点单”送文化

为活跃社区文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小榄镇通过制定文化菜单,由社区“点菜”,迎合社区群众需求,定制文化下乡服务内容,将优秀文艺演出、展览、电影等配送到各社区文化室场。

(二)“艺彩菊城·缤纷夕阳”,开设小榄镇长者学堂

倡导“文化养老”理念,小榄镇通过举办老年人们喜闻乐见的公益艺术课程,鼓励老年人参加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为老年人群体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广大老年人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引入艺术组织,活化和修复小榄镇古旧建筑

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小榄镇进行对镇内古旧建筑进行修复和活化。2019年先后开展了两处古旧建筑的活化:一是将位于沙口东路10号的旧粮仓改造为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非遗文化展示长廊、书画展览馆、多功能培训厅等场室,引入小榄书法家协会、小榄印社等社会组织进驻;二是对位于莲塘大街36号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粤峰何公祠进行修复改造,建成小榄民间艺术展示馆。

(四)弘扬传统文化,举办小榄镇文化馆非遗项目传习班

以小榄镇文化馆总分馆为阵地,小榄镇举办公益性的小榄非遗项目传习班,让亲子家庭亲身体验非遗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2019年,先后邀请刺绣、花灯、陶塑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开班授课,通过传承人亲自讲解、示范、亲子互动等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非遗活态传承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开展小脚丫故事分享会

由“绘阅读——妈妈故事团”的志愿者定期开展故事分享会,以绘本故事分享为主,围绕着绘本故事进行延伸,开展在线听绘本故事、绘本故事演绎、绘本故事周边展览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呼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绘本阅读,从而促进亲子交流,增强亲子感情。

(六)引导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东区社区的“追梦人”——青年艺术团组建计划,由东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东区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给予广大青年投身社会实践,自我成长、服务社会的机会;美丽社区的“由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了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和谐宜居社区环境;新市社区的“青出于榄——青年智库展翅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培育一批优秀的社区青年;盛丰社区的“特色暑期游园乐”,丰富学生与群众的暑期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03

工作成效

(一)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古旧建筑活化工程将古建筑修缮后用作基层公共文体服务设施,有效的拓展了文化传播阵地,服务群众,实现多赢。仅2019年,由旧粮仓改造成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粤峰何公祠修复改造建成的小榄民间艺术展示馆两处古建筑,共开展各项活动24场次,服务逾12000人次,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

(二)推动非遗项目传习发展

刺绣、花灯、陶塑等非遗项目历来深受小榄镇群众喜爱,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2019年,通过举办公益性的小榄非遗项目传习班10余次,邀请传承人开班授课,亲自讲解、示范,600余学员参加,有力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激活社区文化建设热情

引导与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小榄镇各社区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全年举办活动超过20场次,为10000多人次提供服务,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既挖掘和培养了群众中的文艺人才,也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艺、传播优秀文化、服务社会的平台。

(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精准对接

小榄镇创新基层文化运行机制,实施你点我送项目,有效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扩大服务对象范畴,基本上囊括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部群体,同时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方式,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容易为群众受接受所喜爱。

04

创新与示范性

小榄镇文化点菜项目,整合社会文艺组织力量,积极探索“文化下乡群众点餐”创新模式,着力破解基层文化供给“不对胃口”问题,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艺彩菊城·缤纷夕阳”小榄镇长者学堂,2019年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

(二)小榄镇古旧建筑活化工程,探索“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古建筑修缮后用作基层公共文体服务设施,作为开展公益事业、公共文体活动的载体,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场地。

(三)小榄镇文化馆非遗项目传习班,打破非遗传承门槛,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员保护非遗、争做“非遗传习人”的意识。

05

专家点评

小榄镇围绕激活社区文化和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成功探索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模式。

该模式主要有以下四大亮点:

(1)结合基层需求,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2)文化活动的组织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与特征;

(3)重视对地方传统文物、非遗的保护、弘扬及传承;

(4)注重培养和壮大基层文艺人才队伍。

小榄镇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群众群体特点和需求,通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各类文化活动、培育文艺人才队伍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在探索高质量文化供给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点评专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张靖)

end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南方融媒体中心总监制 /林金华作 者/陈明汉责任编辑/汪 婧

点“在看你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