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文化聚焦 -> 正文

【广东省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扶青计划”:高雅艺术惠及特殊群体

时间:2021-05-20

工作背景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中山市的最高艺术殿堂,一直致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高雅艺术节目。市文化艺术中心秉承“高雅性、时尚性、群众性”的宗旨,承担着为中山市民提供高雅艺术熏陶,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要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等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展演等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高雅艺术,提升中山市中小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中山市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有关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等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等活动的号召,创造性地发起了“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

工作措施

01

创新方式,盘活利用艺术资源

每年都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来到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登场献艺。为了利用这些良好资源,艺术中心创新性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市内大中小学及艺术培训学校合作,组织艺术家走进校园进行艺术辅导,或是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剧场欣赏高雅演出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海内外艺术家为中山市青少年免费提供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公益性辅导,促进青少年艺术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02

提高级别,特聘专家顾问出谋划策

为了使“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高品位、高质量进行,艺术中心特别聘请艺术名家担任顾问,为“扶青计划”发挥引领作用。如聘请了上海歌剧院原院长、我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我国著名戏剧导演田沁鑫为中心的高级艺术顾问;聘请了享誉国际的著名青年小提琴家朱丹为“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青年艺术大使”。多年来,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为中山的“扶青计划”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同时,很多前来中山演出的艺术家,被中山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大力开展高雅艺术的做法所感染,义务加入“扶青计划”,如我国著名钢琴家元杰、吴牧野、张昊辰,法国钢琴家戴柏图,小提琴演奏家朱丹、宁峰,萨克斯演奏家阿拉卡,以及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儿童木偶剧院、西班牙阿卡丹泽舞蹈团、柏林爱乐五重奏乐团等等,为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贡献才华与智慧。

03

资源倾斜,重点关爱特殊群体

为让更广泛人群拥有享受高雅艺术的文化权益,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扶青计划”时,除了为青少年艺术爱好者提供与大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外,还将重点投向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

如中央芭蕾舞团到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演出经典芭蕾舞剧《唐吉坷德》时,艺术中心邀请特殊教育学校、外来工子弟学校、边远农村学校学生前来观看;著名青年钢琴家吴牧野来中山演出和举办“扶青计划”,艺术中心邀请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学校学生林炽宏到剧场,让吴牧野手把手地教导他如何弹好肖邦的音乐;美国的电光火石儿童剧团来到中心演出,艺术中心将 “扶青计划”移师到特殊教育学校的礼堂举办,让数百名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在自己学校里就能够欣赏到电光火石变幻无穷的儿童节目等。

04

关注基层,输送优质艺术资源到乡镇

为让城乡基层更多群体享受到高雅艺术,文化艺术中心还将大师班、工作坊开到镇区,将“扶青计划”送到基层。如在2018年下半年,艺术中心邀请了香港二胡演奏家李军到三乡平岚小学举办《二胡唱奏赏析讲座》,邀请旅法小提琴家吴钟嘉到水乡小学横栏小学举办小提琴工作坊,邀请旅法青年钢琴家王艺衡到小榄镇为镇区少儿钢琴爱好者举办钢琴工作坊等。

工作成效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举办了50多场,受益人数近10000人次,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家长以及外来工子弟热烈欢迎,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南方都市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经常给予专题报道,该项目也获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9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优秀案列。

(一)扩大公共文化惠民领域,促进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

该项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扶青计划”与市内大中小学等机构合作,或是组织艺术家走进校园进行公益艺术辅导,或是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剧场欣赏高雅演出,或是将大师班、工作坊开到镇区去等方式,促进青少年艺术素质的提升。

(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为特殊群体打开通向高雅艺术之门

按照项目的工作计划,每年暑期文化艺术中心坚持向外来工子弟派发1000多张门票,免费邀请外来工子弟走进剧场,与城市的孩子一起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剧、音乐会等,为这些外来工子弟、边远地区农家子弟以及特殊学校的孩子,打开了一扇走向高雅艺术的大门,提升了他们对艺术的认知,从而让他们对生活、乃至对人生有了更高层面的追求,用艺术普及为孩子插上追求梦想的翅膀。

(三)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文化艺术中心利用丰富的艺术家资源,为艺术家与青少年搭起沟通的桥梁。仅以2016年为例,中心就开展了近10场活动。如1月份邀请青年钢琴家元杰、安宁与少儿钢琴爱好者面对面大师班,为300余名少儿钢琴爱好者进行钢琴技巧辅导;8月份利用西班牙阿卡丹泽舞蹈团来中山市上演《米罗的星空》之际,邀请该舞团的艺术家为中山市儿童和家长举办《亲子舞蹈工作坊》,让孩子走进缤纷的舞蹈世界;9月份柏林爱乐五重奏前来中山演出之时,中心邀请其和中山华侨中学、实验高中、实验小学的琴童们一起同台训练,手把手示范、讲解演奏技巧。这些名家大师的加入甚至亲自教学,不仅丰富了中山市青少年的艺术生活,还有效保证艺术活动的质量,提升全市高雅艺术普及工作的水平。

创新性和示范性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创办的“扶青计划”, 为中山市青少年,特别是为外来工子弟、边远地区农家子弟,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向高雅艺术的大门。

这些孩子通过“扶青计划”,第一次走进现代化大剧场,欣赏芭蕾舞和话剧;第一次零距离接受艺术家面对面指导;甚至是第一次与艺术大师同台演出。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实质上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外来工子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扶青计划”突破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要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持领先水平,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9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上,由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创办的“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被评为“优秀案例”,成为全省15个入选名单之一,被列入《广东省2019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

专家点评

该项目把高雅艺术欣赏与青少年艺术普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让高雅艺术从艺术殿堂走进学校,面对青少年开展艺术教育普及;另一方面给青少年与艺术大师面对面学习交流、合作演出,为中山培育了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青少年。

其创新点:

1、把有限的高雅艺术资源活化,进一步开展延伸服务。把高雅艺术的资源引进到学校,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到大师级的艺术普及教育,使他们终生受益,体现了中山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普惠。

2、建立机制,形成了“扶青计划”,成效显著。多年来培养了一批青少年,特别是为外来工子弟、边远地区农家子弟,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向高雅艺术的大门。

3、搭建“扶青计划”平台,汇聚了国内外艺术大师成为中山市的宝贵的艺术资源,为中山市的公共文化建设助力。一方面中山为他们提供了演出机会,同时通过“扶青计划”他们参与了中山公共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们也成为了宣传中山公共文化、中山“天下为公”精神的文化使者。

(点评专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 王惠君)

end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南方融媒体中心总监制 /林金华作 者 /甘利英责任编辑/汪 婧

点“在看你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