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是人类文明的硕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岁月的侵蚀、人为的劫难、和藏后的保管等原因,许多珍贵的古籍正濒临损毁的危险。因此,对古籍的整理、修复和保存已成为图书馆界日益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山市作为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名人城市,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古籍古旧文献资料。我馆馆藏古籍文献的现状为:总量将近2万册,包括:古籍线装书、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民国时期的外版图书、民国时期中山及粤港澳地区的报纸。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是中山的文化之宝,是中山的历史鉴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图书馆人和地方政府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同样面临着损毁的危险。而对古籍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扫描与存贮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全文数据库。 据悉,国家文化部将于2008-2010年开展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古籍普查,可见,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工作已被提上重要议程。我馆也将籍此机会实施“馆藏古籍(含地方文献)的修复及数字化工程”。这项工程首先从民国报纸的数字化加工开始,该项目已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中,预计于年内完成。届时,读者既可在电脑上看到文献的原版图像,也可对其进行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