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中山市“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市文广新局召开,文明办、财政局、发改局、科技局、农业局、计生局、民政局等协调小组成员参加会议,唐颖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重要指示。 在协调会上,市文广新局陈巧章副局长解读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今年,24个镇区文化站全部通过特级文化站验收,市文广新局在全市10个村(社区)率先成立中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室先行点,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市将整合资源,按照广东省“农家书屋”的实施方案,并根据中山基层文化站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从明年开始,到2015年,我市分三个阶段在全市镇区、乡村(社区)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大网络”,即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图书报刊发行网络和全民阅读网络,力争实现平均每个行政村(社区)拥有1家“农家书屋”。每间“农家书屋”均达到建筑面积30平方米,图书2000册,以及配备电子阅览等要求,确保书屋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用建设。建成后的“农家书屋”将是制度健全、专人管理,并能定时开放。 各协调小组成员对于建设“农家书屋”工作表示全力支持,并利用本单位在农村开展的工作和“农家书屋”工程进行资源整合,把书屋的内容做大做好,促使书屋成为我市惠民、育民的社会工程。 最后,唐颖副市长要求协调小组对“农家书屋”工作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把书屋的建设作为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尤其要从建、管、用三方面考虑,通过农民实实在在的使用,让农民得到教育,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