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中山赴四川灾区的30名消防官兵载誉而归。“5月14日上午10时,从成都下飞机,我巴不得快一秒到现场去救人,在成都机场到都江堰的路上,看到满目疮痍,我恨不得飞到现场;在灾区,一位白发老人因为我的一饱饼干感动得掉泪。这样的救援经历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铭刻一辈子,算是世纪记忆吧。”赴灾区救援凯旋的中山消防官兵崔波昨日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 荣归:7天6夜的“敢死队生活” 7天6夜的救援中,中山30名消防官兵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他们在随时可能发生余震的废墟中搜救,在摇摇欲坠的大楼下刨砖搬石,以大地为床,以泡面为主食,直面了各种悲惨和心酸的场面,先后在都江堰市和绵阳市安县,接到上级任务10次,出动145人次,搜索废墟23处,救出幸存者1名,遇难者遗体20具。 中山市消防局副参谋长邓港水,作为救援队员之一,谈起面对废墟的感受时说:“当人处于一种休闲、放松的状态,没有人不害怕天灾,尤其是汶川这样的大地震,看到废墟场面让人毛骨悚然,但看到那么多受难的同胞,我们几乎失去理智,巴不得有4只手,可以挖得更快些,巴不得有4条腿,可以跑得更快些。营救的过程中发生过多次余震,在狭小的缝隙中挖土,可以说每时每刻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看着挖出来的一具具尸体,我们心中不是滋味,希望能多救出一些幸存者,只要生命存在,我们就能想办法,就有办法,可是,大多数被压在废墟中的群众听不到我们的呐喊。”28岁的崔波说完这些话时露出难过的表情。 遗憾:没多救出几个活人 邓港水说:“今年36岁的我,从来没有这么被震撼过,在灾区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们希望能快速挖去废墟中的瓦砾砖块,但是营救方案不能一味强调快,还需要可行性,真遗憾没能多救出一些还活着的群众。” 崔波回忆说,5月16日20时,通往都江堰的一条道路打通了,救灾物资终于顺利运入,中山的30名消防官兵有了住宿帐篷,救援环境一天天好起来,可是遇难者一天天增多,5月17日2时30分,离地震发生已经102个小时了。 “有人吗?地下有人吗?”消防官兵呼喊的声音非常急切。从5月17凌晨2时30分开始,中山消防官兵派出5人的侦测组,与成都消防支队的3位战友一起,把都江堰市荷花池市场附近的几个大型坍塌现场侦测了一遍,试图利用生命探测仪对废墟中的被埋人员定位,但一无所获。当天下午3时,中山消防官兵接到命令,赶到另一处坍塌现场搜救,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遗憾的是搜救出来的群众已经遇难。 震撼:救出幸存者大家落泪了 5月14日下午14时,中山30名消防官兵到达都江堰市。“震惊、摇头,来不及思考,只希望快点去救人。”崔波说:“14时30分,我们接到了任务,营救龙潭湾区两片废墟中的受灾者,于是我们分2组行动。” 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后,当地群众情绪已经稳定。因为当地接连发生余震,情况仍然危险。进入现场后,消防官兵按上级指示进行网格式排查,30名官兵被分成2个小组参与搜救。14日晚上,一组官兵在一个6层楼房的二、三层之间发现了一个幸存者。于是,指挥员留下25名官兵救援,其他官兵则继续到其他楼房搜寻。 崔波介绍说,救援情况非常紧急,幸存者整个身体被倒塌的泥土覆盖,消防官兵只能通过一条狭小的缝隙与对方通话,加上余震不断,先后设想了5种营救方案。“都是用手挖的,不能用器械,里面地方太小,用器械震动太大的话,上面容易掉下碎块砸到人,生还者头上还有很多混凝土在上面,不能用太大动作挖。” 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5月15日下午15时,废墟中的伤者被成功救出。“附近群众获悉,纷纷跑过来,围住消防官兵鼓掌,感动的泪水脱眶而出。”崔波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 感动:一包饼干感动白发老人 灾情就是命令。因为时间紧迫,消防官兵接到任务后,没有准备任何生活用品和干粮就赶到省消防总队,中山30位消防官兵带着省消防总队发的一些干粮到了都江堰。 崔波介绍说:“5月15日下午,当地指挥部调运的干粮到了,我领到干粮后,发了一些给围观的孩子,当看到席地而坐的一位白发老人时,一个战士递了一包饼干过去。”老人感动得哽咽了,许久才开口说话:“谢谢啊,谢谢你们,地震发生到现在,我几乎没吃过什么东西。” 据崔波介绍,救援附近有一些被临时安置的群众,他们有一次到那里买饭吃,群众拒绝收钱,接下来便不好再去。于是,多是用干粮充饥,一块面包、几块饼干和一瓶矿泉水就是很好的充饥物。 环境:累了倒在地上眯一会 “5月14日晚上,救援工作非常紧张,官兵片刻不得松懈,因此,这是第二个不眠之夜;5月15晚上,部分消防官兵在地上作了短暂的休息,5月16晚上,我们领到了10个帐篷,但大家没有去休息,个别官兵实在累了,就在帐篷甚至废墟地上眯一会。” 今年36岁的邓港水调侃说:“我是很快就能睡着的人,但在都江堰的日子里,我尽管有些疲劳,却怎么也睡不着,心想睡觉的时间或许能救出一个幸存者,正是这种想法促使中山的消防官兵充满了斗志,灾区没有了时间表,不分白天和黑夜,只要能站起来就要起来营救。” 劳苦:出发当天是不眠之夜 5月13日23时45分,值班的邓港水接到上级电话,要求14日凌晨2时赶到广东省消防总队汇合,向灾区进军。邓港水来不及思考,给妻子打了电话,简单地传达信息后,立即收拾行囊和其他派往前线的消防官兵出发了。为了赶时间,一些来自黄圃、小榄、三乡的消防官兵直接就近上高速,直接赶往省消防总队。 到了省消防总队,中山30名消防官兵于5月14日凌晨6时赶到白云机场。邓港水说:“出发当天就是个不眠之夜,在飞机上战士都非常激动,希望快一些到达现场。” 5月14日上午10时,飞机抵达成都机场,战士急切地赶往都江堰。“很多路都不好走,来来往往的人多,虽然有警车开道,但速度依然很慢,把我们急死了。” 后方:两天后父母才知儿子去了前线 崔波老家在湖南,父母都远在湖南,接到去前线的命令,崔波没有告诉父母,他知道,父母知道了多少有些担心。 5月16日,崔波到都江堰已经2天了,中山市消防局领导给他的父母发出慰问电,父母先表示担心,马上为儿子的伟大行动感到骄傲。崔波很快接到了父母的电话,他挑了一句要紧的话先说:“妈妈,我们救了一个出来。”“孩子,你能救出灾区群众就好,可是你自己也要保重,要照顾好自己,这样你才能救更多的人。” 在灾区的日子里,邓港水只有在偶尔休息的时间里想起在家的妻子和孩子,打个电话问候,因为其他时间实在没有办法惦记其它事情,对妻子的担心,邓港水的安慰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中山市消防局局长杨焕龙说,中山消防官兵从前线凯旋,除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发去慰问电,并拨专款购买抢险救援设备,这种关心、支持和鼓励大大鼓舞了士气。 救援行动回顾 5月13日晚上11时45分,中山消防官兵接到去前线救援的命令; 5月14日10时,抵达成都双流机场,中山30名官兵被分配负责都江堰市龙潭湾区的人员搜救工作; 5月14日17时,都江堰市龙潭湾区,有人报告说听到呻吟声和呼救声,消防官兵拼命搬东西; 5月15日15时,都江堰,找到第一个存活的生命; 5月16日20时,都江堰,30名消防官兵领到了帐篷; 5月17日2时30分,都江堰,离地震发生已经102个小时了。中山消防官兵派出5人的侦测组,会合成都消防支队的3位战友,侦测都江堰市荷花池市场附近的几个大型坍塌现场,被搜救出来的一名群众已经遇难;5月18日14时,再次接到指挥部命令,派出12人分别至都江堰市的蒲阳镇、中兴镇、玉堂镇和青城山镇的多处楼房坍塌点和一处山体滑坡点进行搜索; 5月19日14时28分,都江堰,14时28分,中山的消防官兵佩戴黑布带,在废墟前默哀; 5月20日,德阳、安县,中山消防救援队结束了在都江堰市6天5夜的救援,开往安县茶坪镇和当地一个电站,到达安县,搭好帐篷后,原地休整,趁空给家里人打电话、发短信。 5月21日12时,原地待命; 5月22日,回到中山,共接到上级任务10次,出动145人次,搜索废墟23处,救出幸存者1名,遇难者遗体20具。 来源于:中山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