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馆情动态 -> 正文

大沙田的“传说”——记“香山讲坛”在三角中学举办的一场文学讲座

时间:2014-07-03

6月29日, “香山讲坛”首次到三角中学举办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知名学者杜晓勤教授来到这所地处大沙田地区的乡村中学传播学说,为3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诗仙李白与盛唐气象》的精彩讲座。

三角镇对本场活动非常重视,列作重点项目纳入到镇2014年读书月系列活动中。镇宣传办、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和教育事务指导中心等单位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镇党委委员梁细荣,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何秋荣,三角中学德育处主任孙芝彦等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全程聆听讲座。

三角中学创办于1959年,是一所镇属完全初级中学,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德为先”的育人方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听众中大部分是三角中学初一、二年级的同学,他们都有备而来,每人手上带着笔记本,早早就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会场。有部分是三角镇内各学校的老师。有些大人听闻是讲唐诗,也将带正上幼儿园或小学的小朋友带过来让他们感受一番。

讲座准时开始,主持人特意重点推介“香山讲坛”和市图书馆三角分馆,呼吁听众闲暇时间多听讲座多看书,以增长知识。简单扼要介绍主讲嘉宾和讲座内容后,杜教授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讲座。

杜教授首先指出,中国是诗的王国,唐朝又是诗的王朝,盛唐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李白出生于初盛唐之交,成长于盛唐前期,适逢其会。诗仙李白是盛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他的诗歌飘逸豪放、清新自然、真气充沛、气象宏大,是盛唐之音的典型,其大胆的想象、以及不可复制的天才美丽,震撼了当时及后代的无数读者,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成就和影响力无人能比。

杜教授从人格、人生与诗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李白,引领大家走近李白,认识这位不朽诗人,探寻、阐释李白身上所特有的诗的天才以及独特的人格。针对听众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他将讲座的侧重点放在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方面。

杜教授演讲中气十足,充满激情。李白的诗他信手拈来,倒背如流,兴奋之处,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现场学生深受感染,暂时放下手上的笔记,异口同声跟随杜教授朗诵李白的名句,放飞思绪,翱翔在李白的诗世界中,感爱李白诗歌的无穷魅力。

李白的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就连呀呀学语的小朋友都能背诵李白的诗句,李白的诗简单,但写得都很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讲座可谓锦上添花,听完讲座至少有三个重大收获:

一是对李白的一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杜教授从修习蜀中,天才英丽;漫游吴楚,仕进无门;一入长安,有志难伸;二入长安,遣金放还;沉沦草泽,伤怀忧世;报国获罪,中天摧折几个方面梳理了李白充满传奇而又悲剧的人生历程,脉络清晰,听众认知的李白不再是抽象的李白,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李白。没听讲座,李白离我们很远,听了讲座,感觉李白就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讲座提供了听众与古人“对话”的平台。

二是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李白的旷世佳作。例如,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却怀才不遇,有志难伸,苦闷之中,作《蜀道难》《行路难》等诗,发抒满腔的愤懑。又如四十二岁时,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其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三是对李白同时代的社会关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司马承祯、孟浩然、杜甫、高适等等这些人物是何时何地出现在李白的生命之中,他们对李白仕途、人生选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之前又是怎样相互作用?在此之前接触的可能是零碎的,这次讲座系统地把这些人物通过李白的社会活动串连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原来如此!

四,讲座又是一个学习古代汉语好机会。杜教授是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汉语功底扎实。他每读李白的诗句,都会用现代文翻译一次,还对诗句生涩词句给出准确的解释,古代物品、官阶等用现代通俗说法互译,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在讲及24岁首次离开四川的李白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憧憬,在经过三峡时作了首《峨眉山月歌》,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杜教授问同学们这里的君是指什么?有人回答说是李白自己,也有人说是李白的朋友。杜教授说这里的君其实是指月亮,诗的意思是,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对月亮思念不已。

会场秩序相当好,杜教授一口气讲了两个半钟头,中间鲜有进进出出,这与杜教授才思敏捷,演讲风趣幽默有关,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或频频点头,意会神领。带着笔记本来听讲座的学生则抓紧记录。

讲座结束,一位学生向杜教授献上鲜花以示感谢,我馆工作人员将带去的《聆听智者的声音——香山讲坛讲演录》第四辑分别赠送给三角镇各有关单位,大家合影留念。梁委员连声道谢:市图书馆 “香山讲坛”安排全国知名的大学教授的到我们三角这小地方来讲座,真是意想不到,能让我们能近距离一睹名校名师的讲座风采,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希望你们能多来!

这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走出报告厅的大门,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热情的小听众笑容满脸向我们挥手告别,将笔记本举过头顶遮挡着烈日渐行渐远。也许,在他们的笔记本里,写满的不仅仅是讲座的心得,可能是他们智慧的闪耀。讲座之后,一个个旷世诗人呼之若出,我们充满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