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啊……”唉,又来了。熄灯后,这是老爸的经典导语。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过往。拿起枕头,捂起耳朵,蜷缩进被窝里。嗯、啊、哦地敷衍回应,不知不觉入了梦。

老一辈总喜欢回忆旧事,抗敌有多么艰辛、生活有多么困难、和乐有多么不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经历。年少无知的我们当时不解,但耳濡目染,在成长变老的过程中,才渐渐开始明白。
2016年10月1日上午在,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华凯分馆举行的活动——我们的国旗,将国旗从升旗台上“拿”了下来,与小朋友来了次亲密接触,67年前的今天又一次倒带。

一开头,视频播放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庄严的气氛、整齐的步伐、干练的军礼,扬起手的那一刻,红旗在风中轻而有力地飘起,缓缓上升……平时总忍不住说话的小朋友们安静了下来,似乎融进了画面,回到1949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那一幕。

紧接着,嘉恩姐姐为小朋友们解说了国旗的寓意、规格、由来,介绍了与国旗有关的标志。用少先队员这个小朋友们所切身体验的身份,延伸了国旗的礼仪与国旗法。

“右手五指并紧,高举头上。”小朋友们起立,行少先队员队礼。对这个姿势的懵懂认知少了一分,知识却多了一分。

讲了这么多,嘉恩姐姐决定来个小“考核”。
红旗的设计者是谁?新中国成立那天,是谁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五星红旗?为什么要升国旗?你在哪里见过国旗……
刷刷刷,手争着举得高高,回答得也很正确。看来已经印入脑海里了。

活动的尾声,梦丽姐姐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制作小国旗。

四颗小星环拱在大星的右侧,各有一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小朋友们做的国旗一个比一个标准。那股较劲,在宣示不容许再出现里约那样的错误。
拿着用心制作的红旗,小朋友们认真地看着镜头,多了一份成长、一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