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21日,“中山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规范” 科研课题论证会在中山顺利召开,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东莞图书馆副馆长冯玲三位专家,我市小榄、开发区、坦洲、三角、三乡等五个镇区代表,以及课题组成员吕梅馆长等参加了本次论证会。
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中山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2016年我馆成立总分馆项目工作小组编制《中山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与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及科学高效的运营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山市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为了高标准前瞻性地制订我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总体方案,建立一套更有科学指导意义的体系标准和服务规范,我馆联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单位成立科研课题组,成功申报了中山市2017年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201716号)。本次论证会,旨在对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结合实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论证会上,中山纪念图书馆吕梅馆长介绍了我馆从基础阵地服务转移到去部队、学校、企业建立馆外服务点以拓展图书馆服务空间,到第一个分馆——长洲分馆的成立,进而尝试在条件成熟的镇区创建分馆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中山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发展脉络。吕馆认为,目前总分馆体系建设面临着如何规范和标准化的建设和开展服务,并对体系建设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本次论证会,希望各位专家一起把脉、“拍砖”,对方案优化、服务效能提升起到真正促进作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课题的内容非常全面,分层管理定位是比较准确的,包括整个运行模式都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同时专家也对课题给出了宝贵的意见,例如东莞图书馆冯玲副馆长提到,总馆向分馆派驻馆长这一方案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市政府层面进行多方协调。长沙图书馆王自洋馆长则认为,中山地区总分馆建设模式建议先以市图书馆为总馆,各个镇区图书馆为分馆,这样对于今后工作推进非常有好处的。等到镇区图书馆发展壮大成熟了的情况下,再以镇区图书馆为总馆,市图书馆上升为中心馆。深圳图书馆的尹馆长提到,课题涉及的服务效能和评估标准有待补充与完善,同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分馆是否能达到,并建议一定要统一平台和标准,统一经费、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资源配置。这“四个统一”了,才能真正实施和推广总分馆制的模式。
镇区代表结合本镇基层实际情况,从总分馆建设标准要求,如馆舍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基层图书室的开放管理等,以及如何有效提高总分馆服务效能等提出了各自的宝贵意见。基层图书馆对我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普遍持欢迎态度,也对市图书馆寄予厚望,希望在体系建设中市图书馆可以发挥龙头作用,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规范化管理、基层业务培训、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及利用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带动中山本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吕梅馆长最后总结时提到,本次论证会专家的意见都非常重要,应充分吸收和消化,并结合“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结合第四批文化示范区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我市总分馆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以指导实践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