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 Home -> 馆情动态 -> 正文

40位市人大代表视察中山纪念图书馆

时间:2019-12-13

中山公共图书馆建设及发展情况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难题?12月6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外侨工作委员会主任曹周桥带队,40位中山市人大代表来到中山纪念图书馆视察,听取图书馆建设及开馆试运行相关情况汇报。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吕丽珠、卞树勇,中山纪念图书馆馆长吕梅等陪同参加视察。

在吕丽珠、卞树勇两位副局长和吕梅馆长的引导下,市人大代表先后参观了少儿馆、悦听空间、综合文献服务区、户外阅读空间、中庭壁画、中山书房(自助图书馆)等。吕梅馆长详细汇报了中山纪念图书馆基本情况。

吕梅馆长介绍,中山纪念图书馆总投资4.8亿元,建筑面积57660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两层,是全国地级市图书馆中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集“藏、借、阅、查、咨、育”于一体化的现代化、高智能化图书馆。作为全市的文化地标,中山纪念图书馆注重空间和内部环境的和谐。图书馆每层多种阅读功能并存,既有纸质阅览区,还有数字阅览区、视听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规划阅读区域,如少儿阅读区、视障阅读区、生活文献区等。在建筑、家具等的设计中大量融入人文历史和艺术元素,中庭壁画等艺术装饰项目开创国内先河。

吕梅馆长还汇报了试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她说,中山纪念图书馆于11月12日开馆试运行,至12月6日共接待读者约15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中山纪念图书馆目前采取预约进馆模式,每日预约人数2200人。然而,实际到馆人数远多于预约人数。周末日接待接近2万人次,这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每层借阅空间借助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但仍存在一定困难。

实地走访和听完汇报后,人大代表对中山纪念图书馆给予高度评价,建议充分利用和挖掘新馆的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推动中山图书馆事业发展,让更多中山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从而提升民众整体素质。他们还建议,图书馆要争取各方支持,在推动孙中山书房建设的同时整合资源,为打造孙中山文化品牌贡献力量。